-
生活中总有一些搞笑事—孩子皮肤的颜色与酱油
午饭的时候我去晚了,到的时候一群女同事已经吃完了,在聊的热火朝天。 B(DDP):我怀××(第一胎)的时候就吃酱油了。 C:我怀女儿的时候也吃酱油了。 A:吃酱油人的皮肤会变黑的。 C:我女儿可会长了,脸白白的,脖子以下皮肤可黑了。 ———————————————————————————————————————————— 当时特别的想问:孩子皮肤的颜色往往是父母皮肤颜色的中和。你身上的皮肤黑不? 我今天忍住了,啥也没说。以前关于消化吸收内循环的事情也大致说过,不过一直没人鸟我的科普。
-
我有个秘密,就是不告诉你
下午3点,很困,找了个笑话来看。顺手就发给了在线的老同学。 一同学很快就回复了消息,非常的严肃的说:“明天有重要人物来,要准备接待。” 哦,这是委婉的告诉我她现在忙,没空理睬我呢。我又发了句话,表示我理解:“哦,要接驾了。我们大老板也要来了,我们管这叫三陪。” 她说:明天要英语特别好的去。 我有点晕。她英语也不是特别的好,那么忙乎做啥。大概布置任务吧。 她又说:是美国的重要人物。 我:啥人啊? 她说:现在不能说,这是秘密。明天新闻发布,就知道了。 得,你别告诉我了。
-
生活中总有一些搞笑事—生男生女
午饭闲聊 办公室里的女士们每天都会在午饭的时候闲聊,话题大多集中在孩子婆婆身上。非常的有趣,好玩。 A:现在说,生男孩生女孩是由男的决定的; A:你LG抽烟么? B:不。 A:喝酒么? B:偶尔出去的时候喝一点。 A:不抽烟不喝酒的就会生女儿。 我忍不住啊,就说:乱讲。 A:不是我说的,这是专家说的。 唉。我吃好了,走人。
-
CPI简直就是垃圾
中国的CPI统计简直就是垃圾。 公司到了下半年要开始做明年的薪资调整计划了。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就是本地的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物价指数。 我们天天在菜市场买菜,去超市购物,这可都是生活必需品啊,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菜很贵。烤红薯的价格现在也从2元涨到了3元,稍大一点的就敢要6元一个。 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查到地方统计局网站,CPI报表说同比去年的100而言,今年的数字大多是低于100的。去NMD。我讲粗话了。实在是太气愤了。用这样的数字去跟老板谈,能要到加薪?开玩笑啊。这种不负责任的数据导致的后果就是资本家不给加钱。 让统计CPI的不负责任的人都去靠墙站,在寒风凛冽中不加钱!
-
办公室装修之补遗
做办公室装修,仅仅大方向对还不够,在人们使用多的地方,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这和机械设计的道理一样,经验往往是无可替代的。在此会陆续补充一些我能想到的地方,希望以后我要用的时候,可以做的更好。 卫生间–女士、男士的镜子最好分别放到各自的房间里面去;合并在外面共用一面镜子和洗手台其实会很尴尬,尤其在需要补妆和刷牙的时候; 卫生间–烘干机应该放在两边都方便的地方,太过靠进一边的门,会很尴尬 门如果开的太大,容易让后面的墙壁受伤; 待续
-
员工休了长假以后不肯来上班还要求补发工资,怎么办?
一个朋友来电话讲了这么个事情: 老板甲开了个贸易公司,因为是私人企业,人也不多,所以很多人事政策并没有正二八经的制定下来。公司里有个人事,姑且称之为乙。乙怀孕以后声称自己身体不好,老板大方的同意乙回家休息,没有办理病假手续,同时公司继续帮她缴纳四金。工资呢是没有发了。 乙休啊休啊,一直休到产假结束,还是没有回来上班的打算。甲问她,你回来上班啊?乙说,不想回去了,孩子还小,我想在家陪着她。老板也同意了,就让临时顶替人事工作的小姑娘办理退工手续。小姑娘大笔一挥,写道“本人辞职”,通知寄给了乙。巧的是,快递不是乙本人签的字。乙拿了退工单去社保局领取失业金,被告之:你是本人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这下麻烦了。乙恼火之下,就给甲打了个电话,拉拉杂杂的威胁了一通,要去总裁。 甲怕了啊,这个员工原来干的就是人事的事情,她也清楚公司的人事制度的不完善。于是甲托朋友来找我问问意见。 这里面,对于甲有利的是: 乙本人就是人事,即使在人事制度上的不健全,她本人也负有责任; 甲对她还是有义气的,最好能动之以情的谈一个解决方案,让她放弃追索; 对甲不利的是: 在乙请产假的这段时间,没有发乙工资是肯定不对的;尽快补足,办完应办的生育保险手续; 如果乙提出三期保护的问题,可以想办法协商解决;实在不行,就恢复劳动关系,变动工作岗位。
-
童装啊童装
最近给小侄子在淘宝上买衣服,狠狠的逛了一下淘宝的童装店。NND,人性中疼爱幼儿的一面全被挖掘起来了。控制不住地去看小孩的衣服,小小的,嫩嫩的颜色,看得心里柔软的一塌糊涂。 如果我有孩子了,如果我不得不在家休上很长时间的产假,我希望自己在给自己孩子淘衣服的同时也可以在淘宝上开这么一个小店。既赚钱了,又满足了内心喜爱的欲望。
-
发发牢骚
今天接到一个猎头的电话,问是否愿意去四川成都工作。在听到地点的时候就拒绝了这个方向,毕竟远离家人的工作是不在考虑之内的。最近接到的猎头电话大多是苏州的,就因为我现在在苏州工作么?我非常的盼望有个合适的机会回到上海,回到我的家人的身边~ 一天下来工作没有什么进展。上周物色到的一个工人(打算培养做生产线班长),在这里呆了一个上午就走了;从特别大的厂来我们这里,没有加班,从而总工资也会低一些,这都是心理落差。问过老板的意见以后,联系了第二个备选,通知他去体检,不知道备选是否会顺利。下午外服窗口说去年忘记收我们几个员工的补交医疗保险了,这些钱是需要员工自己补交的。其中一个员工不记得是否交过钱了,于是外服的人说该员工声称已经给了行政;行政说没有这么回事。最让我郁闷的是,行政小姑娘找了以往收到的回单,说我收到的确认付款都在这里,外服签字的。这些单子和解决这个事情有什么关系啊?不乐意去沟通,她说随便外服怎么说。我晕死了,这样的态度能解决什么问题?我打算先放一放,看看他们是否能自己解决问题。 我以往对老板的要求和指示是言听计从,令行禁止。现在很难适应,也很难理解80后的新生代的想法。说他们小么?孩子都有了;说他们有担当么?事情给办的千疮百孔的。不要说“训”了,讲的严重些,可能眼泪就下来了,甩手要走人了;或者给你干事情和稀泥。 没有与公司共成长的眼光,没有尽心尽力的态度,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是我身边的眼中的80后的一些职员。交给他一件事情,很少能办的好的。不检查还好,看起来很美,一检查才发现简直是错误频出。
-
HR–沟通有多重要
沟通有多重要?能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比方说,清洁公司给派驻在公司的清洁工拿了两个工具过来用。清洁工觉得要紧着一个工具用,等这个用坏了再用另外一个。这个思路对于家庭来说是对的,甚至可能只配备一个工具。但是清洁公司的管理人员看到有一个工具彻底是处于闲置状态,自然而然认为是要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提高效率,把这个工具拿走给其他的派驻清洁工用了。于是,不理解导致的矛盾就产生了。清洁工想:你怎么把配置给我的工具都拿走了啊?现在我的工具已经要更换了,不好用了。可是他就没有想过,如何去跟老板沟通,换一个新的工具来。 如果事情不清楚,宁愿做反复的沟通,也不要不沟通,把矛盾存在心里,大家都不开心。出来挣钱是要紧的,更好的是和气生财。
-
HR——雇主责任险与工伤保险的不同
长三角的政府对企业在员工保障方面应尽的义务要求的比较多。长远来看,对于企业、员工、政府是一件三赢的事情。企业缴纳了高额的社保金,相当大的一部分落到了政府的口袋里,对于地方建设是笔庞大的资金;员工受益于实实在在的医疗、工伤保险,(养老金太远了,不知道几十年以后会咋样,)住房公积金虽然说不多,可是却帮助工人升起了买一套小房子的希望;企业得到了稳定的熟练工人,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在面对员工的疾病、工伤的时候有了更多了辅助力量,小病小伤的,企业基本可以不用理睬了。 但是,工伤、医疗保险也不是能够覆盖了所有的范围和金额的。比如说,员工在公司里面突发疾病死亡,这是工伤和医疗保险都不管的;比如说,工伤导致重度伤残,工伤保险的金额就是杯水车薪了,企业可能要负担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金额。虽说遇到这种事情的概率不大,可是5年遇到一例,也是很要命的,企业能有多少利润往里面赔啊? 这个时候层出不穷的保险提供了一个险种——雇主责任险。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四)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及意外事故伤害; (七)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八)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九)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雇主责任险与工伤在赔付对象和范围上都有所不同: 雇主责任险的范围比工伤保险要大,通常会包括意外伤害(哪怕仅仅是一些很小的伤害),而不仅仅局限于工伤。而且雇主责任险不单只负责赔偿员工医疗费、残疾津贴(如果达到残疾等级的话),还包括他请假期间的工资。 雇主责任险是赔给公司的(至于公司是否愿意把赔到的钱给员工,是另外一回事),而工伤保险是赔给员工的。 (我还没有操作过雇主责任险的具体问题;在研究工伤赔付的范围时关注了一下雇主责任险,一些财产保险公司网站上能找到相关解释。不明白的是,在某些人寿保险的网站上也看到了提供这个险种??难道这已经不再是财产保险的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