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公司的小便宜和斤斤计较
你总是能在一个团体里面发现有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或者喜欢斤斤计较的人。 装配电箱的生产线新配备了一些工具刀,洋鬼子帮忙免费带来的东西还是蛮好用的,又没有入帐,所以生产线也没有安排专人来管理。过来几天,少了一把;再过了几天,又少了一把。没有了好用的工具刀,做活的人很郁闷,但也没有证据说明是丢了还是失窃。某日,一个小伙子去相熟的同事家发现了一模一样的两把刀!这玩意就是在国内花钱也是买不到的工具刀啊,上面还打着公司的LOGO。小伙子回去以后自然会和其他要好的同事说起来,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公司派小王和小李去海外培训,HR觉得员工难得有机会去海外旅行,特意将出发的日期提前了一天,回程推后了2天,一来为了倒时差,二来留出周末让他们在当地玩玩。询问他们是否满意这样安排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很开心。公司甚至还安排了他们周末的食宿。回来以后,小李却去找了老板,要求把去程和回程的周末计算为加班,另申请了周末的出差津贴。老板来问HR的时候,HR当时就郁闷了,并决定:以后员工出差一律不再给予优待,一律凌晨出发,开完会就返回,如需留在当地玩,食宿自理。 你以为老板不说话是没有发现么?你在他心里已经被打上了问号。主管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把这个员工开掉,可是心里已经存了小心,以后会分出神来盯着。做惯了小拿拿的事情,就总有失手的时候。次数多了,谁还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来做?做这种事情的人,往往是有点小精明而不足够聪明的人,他会注意看有没有人盯着他看,一次两次没有,三次四次没有,担子慢慢的大起来的时候,就是被发现的时候。他可能学技术也很快,但是性格上有点毛糙,再加上在主管的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印象,那么他想获得提升,是千难万难的。 公司提供福利给你,是希望你感到开心,提升荣誉感。在出发之前问你是否可以的时候,如果你不愿意就直接跟HR说不愿意,而不能在回来的时候再说要算加班。HR不会为了这两天的加班就跟你去闹或者冒着1%的可能的法律风险而坚决不给你算加班。他会给。但是你的行为却导致了这项福利的丧失。更严重的是,你在HR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你的行为,他被老板质问,他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以后,如果有员工来要求在出差的时候留在当地玩一下,公司拒绝提供食宿的时候,可能也会提及由你引起的事情。你在同事的心中,又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以为叫做“挖社会主义的墙角”;现在外企的驴子们在为资本家打工,追逐金钱的资本家也不是来中国做慈善事业的,你占占小便宜,他咋能看不到?
-
凭啥升新员工,不升我?
一天面试,总能遇到一个或者两个有意思的人。最近就遇到一个。 这位仁兄,坦白来说,让我觉得足以胜任该职位,除了英语差点。但是,他在谈论离职的理由时,说“我做了那么多年,结果老板升了一个进公司才2年的人。”我能理解他的不平和委屈。于是,一向实在的我就实在的告诉他,现在我们招聘的这个职位不是主管,也不能承诺他未来。他说,可以接受。那么我就奇怪啦,都是一样的职位做啥一定要离开呢?就因为没有升自己上去? 很多在职场多年的人或者接近多年的人,都会觉得舍我其谁,看新近人员的眼光好像对方才脱离光腚阶段。我也有点这个毛病。虽然我极度克制自己,但是遇到毛20的人对我说我们差不多大的时候,我还是非常非常想拉下脸来骂对方。但是,我又劝自己了,”以德服人“。于是,我的回答一律是”是嘛,哈哈,这是对我的表扬啊。“ 真的很难容忍比自己小不少的人来和自己比肩。很难容忍稚嫩的家伙觉得自己啥都可以,还喜欢在领导面前冒泡泡。于是,我开始能理解以前的老女人上司对我的痛恨,也开始认识到自己已经老到不自觉的维护自己在职场上既有的地位和尊严了。我老了。如果这个时候我还没有爬上来,仍在在某个老女人手下忍耐。结果发现升职的人比自己还稚嫩,那么我能接受么?除非我没有任何进取心,基本上,我也就开始找新东家了。 但是,我仍然不会接受一份和当前一样的职位,一样的状况的职位。做熟不做生,如果没有相当的提升,我为啥要冒险去跳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还没有相当的回报?如果我是这个来面试的人,我一定憋住了。 我一贯主张的跳槽时机是老东家欣赏你的一塌糊涂,外面的猎头不停的给你电话。至少,你的简历上网以后,有你觉得不错的公司、不错的职位来找你。这时候,才说明,你有跳槽升迁的资本。那么,你的选择才有价值。 乱七八糟的说了一通。来做个总结:别和年轻人较劲,只想想自己是否比之前有进步,还有没有进步的可能。 (以前写的)
-
江南水乡之周庄(二)
旧时的木质回廊很有风情 走在里面 总会觉得时间慢了下来 这个叫啥?不知道,反正挺好看 中午休息的时候走到一个小公园里,看到了这座现代化的桥。 有一艘不算大的船停在码头边,上面密密的坐着香客。台阶上的香灰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层。 走进寺庙的院子,我被池塘里的红鲤吸引了… 远处的红鲤游向桥墩,似乎有人在从桥上扔面包屑之类的食物。这些鱼是怎么知道的呢? So 多啊啊 随便下一网,就够一锅了。不过,据说这里是放生池,没有看到有人来抓鱼。
-
国庆和中秋重合,放假期间哪几天加班算三倍加班费
盼望着,盼望着,大假就要来了,中秋和国庆重合的大假。 最近和公司的Planner说起来放假的安排问题,她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除了1、2、3三天,还有那天是加班算三倍的工资?(10月3号既是国庆,又是周六,又是中秋。) 国务院发布过一个指导精神“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其中,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4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3日(星期六)公休日及中秋节分别调至10月5日(星期一)、10月6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0月7日(星期三)、10月8日(星期四)。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 这些只是指导精神。尤其对企业而言,并非一定要按照这些调整来放假。但是,涉及到和其他公司联系的部门,就要考虑到合作伙伴是否放假了。这,都是HR在安排放假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问题。因此,在发布放假通知的时候,秉着“早安排”和“自行调节”的方针,多和业务部门沟通,基本上就可以了。 这次放假涉及到的三倍加班费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看到政府的解释。个人的理解是:保证1、2、3三天的放假,在放假通知中说明中秋节调到的当日即为三倍加班费的计算日。
-
Office2003 使用技巧–如何将收到的邮件转到calendar
Office 2003 使用技巧 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如何将收到的邮件转到calendar里面呢? 工作中,经常会收到会议通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使用calendar的,而重新打开日历来创建一个日程是很烦人的事情。建议使用outlook系统的人在发会议通知的时候使用calendar,它还具有提前提醒的功能,多善解人意啊。 首先搜索了office help online/ offline,没有找到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么得办法,只能土办法上马。 如果没有附件,直接点击该邮件,按住左键,拖—到calendar的栏上,outlook会自动进入日历模式,松开左键,一个新的日历就创建了,内容就是邮件的内容,只需要更新一下日期、地点,写上标题,就可以了。 如果有附件,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该邮件直接拖到桌面上,再开一个calendar,将邮件拖到日历里面,ok。这个办法有个缺点,需要点击打开作为附件的邮件,还需要你来写calendar的内容。第二个办法:第一步如没有附件的邮件操作一样,第二步是单击邮件的附件,直接拖—对了,它会在日历里面出现。缺点是要做两步操作,但比起第一个办法来还是少敲一些字的。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请告诉我。
-
江南水乡之周庄(一)
迎新娘 所有的房子都挂着红灯笼 桥上的看桥下 桥下的看桥上 从破旧的院墙里伸出的几支梅花 香气袭人 私塾 学堂
-
江南水乡之乌镇(二)
临河而居的房子 下雨天或者大太阳下趴在廊檐上 慵懒啊 这是游人的想法 人少的时候看古街 小巷子间的桥 从巷子里看民居 旧旧的木色很好看 适宜拍片子 富裕的人家 精雕细琢的木刻 很有武侠片感觉的酒坊招牌 在一个木墙上看到已经干枯的艾草(大概是的吧)
-
江南水乡之乌镇
步入乌镇 双桥旁边的木窗 古色古香的中药铺 手工布鞋。漂亮是非常的漂亮,可是买来不知道送谁,为免的盼望为人服务的布鞋被放到橱柜上饮泣,我没买,嘿嘿。 热气腾腾的羊肉啊啊 蓝色染布 第一次看到用石膏的染布方法,比扎染麻烦一些,但是能做出精致的小花效果来 酒坊
-
严禁酒后驾车的专项整治能持续多久
“从人治到法制” 看到公安部开展禁止酒后驾车的专项整顿活动的新闻,媒体一面倒的欢声。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用行政手段代替执法了?仔细想来,这种做法似乎由来已久,专项整治活动说到底是人治的体现。上位者想起来了这档子事了,要抓一抓,那么从上到下彩旗纷飞,过了这么一阵子,该干嘛还干嘛了。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口号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说从来没有这么做。我学交法的时候很是不能理解有需要考8次的人,但是当我发现有的地方不需要你本人到场也能“考”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考8次的人也是很不错的,至少,他努力了。交警很多时候在路边笑嘻嘻的看着转弯的车不打转向灯;行人通过斑马线的时候不减速的车冲过去,差点撞到人;晚上很少有车按照交法要求来打灯,私自改装的大灯照得对面的人眼睛都睁不开,而交警的脾气真是好啊,只是看着。其实,严打何须专项治理啊,按照交法扣分罚钱,交警也有分红了,车辆行驶也规矩了。实在想不明白的是,我们的交警为啥不去管管?总不至于每次查到的都是谁家的小舅子吧。 “人命一样重么” 行人是那么的弱势,被撞到的老人、孩子、妇女、劳动者太多太多了,大多是当地媒体做个短新闻提一下,就如同沙滩上的字,风过无痕,只有受害者的家人在漫长的日子里哀痛。可是这次撞到的是有文笔很好地媒体支持的大学生(毕业生)。似乎知识分子(大学生)的命要值钱的多,或者是因为他们背后的有掌握新闻话语权的人,于是,这次事件受害者的权益获得了意外的重视。几乎一面倒的媒体舆论,虽然没有导致肇事者的重判,但是直接引起了专项整治活动。短时间内再次发生的打工的女孩子被撞事件,媒体关注的力度却明显减弱,甚至发布的Vidoe标题还要强调她的行走路线距离斑马线还有几米! “由知识分子的死亡引发的制度改变” 又想到了孙志刚事件导致了收容制度向救助制度的改变。孙志刚事件之前,有多少人在这种怪异的制度下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我们不得而知。典型的特殊政治条件下所产生的收容制度却延续到了和平时代,战争年代所赋予政府机构过多的权利没有被收回,只因为权利的赋予不是由被损害的主体所作出的行为。户籍制度是农耕经济的历史产物,我们今天却还在使用;终于,暂住证产生了,可是查暂住证的协警们的行为又有谁来管理?我的门上还被贴过一张威胁的纸条:再不办理暂住证就行遣返!不知道我们的身份证又是用来做什么的?不管怎么看,身份证都能说明这个人是不是被通缉的罪犯了,为什么说还要再办理暂住证来控制犯罪分子的猖獗? 晚上我被凶悍的敲门声吓了一跳。但是我考虑到小偷强盗没有这种胆子啊,因此我估计这一定是英勇的协警来查暂住证。 我办那门子的暂住证? 你是本市户口啊,租什么房子嘛?身份证给我看看? 我为啥要给你看身份证?你先给我看看你的证件。—-我每次都会跟对方吵架,让他有点印象,别老是来敲门、贴条子。 有一次,LG因为找不到身份证,翻出了护照来。对方见到这玩意,居然声音一下子温柔起来:你是台湾人啊? 你才是台湾人!(没有歧视的意思啊) 倒是来敲门的人对大陆人很有点歧视的意思。
-
游记-法国迪纳德圣马洛
迪纳德。这所房子站在山坡之上,对面就是圣马洛。住在这里该是有多惬意….. 一艘渡船从圣马洛开来 私人游艇 有钱人那是相当的多啊 每个去圣马洛的人都能看到这个喂海鸥的人。 海滩上爬的飞快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