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阳光

    • Sample Page
Illustration of a bird flying.
  • 游记-法国圣马洛

    这是法国北部圣马洛的一角。潮退去的时候,会露出这样的一条路。休闲度假的人们沿着海中路走到前面的城堡。潮水渐渐涨上来,慢慢的淹没了这条路,城堡就那样,静静的伫立在海水中,眺望远方。 我们去的时候是十月,可是法国已经有些冷意了。其实在这一块,我觉得最美的海景是迪纳德,因为可以从他远眺圣马洛,美的像是明信片。但是,圣马洛有一块避风的沙滩可以让你恣意的晒太阳,旁边的人们都是享受到不得了的表情,或躺,或坐;小孩子大喊着冲向海水,那种满溢出来的开心,有太多的感染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的旅游行程不紧张,推荐你到法国北部的海边度假,还可以吃到异常鲜美的海鲜~

    February 13, 2009
  • 宣传的去向

    到目前为止,宣传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宣传最重要的目的是主动影响人民的意见,而非传递事实。简单来说,宣传希望赢得支持或反对特定事物的立场,而非呈现客观的事实。宣传与沟通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异,主要在于宣传狡诈地利用不同的手段试图影响舆论。宣传试图建立不同事物间没有逻辑也不直观的关系,借此唤起民众强烈的情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4%BF%E6%B2%BB%E5%AE%A3%E4%BC%A0&variant=zh-cn  ) 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只要你是在中国接受教育,就一定会获悉这段历史。为什么老百姓愿意为这场战役付出如此多的财产、生命和期盼呢?因为在此之前,通过宣传,已经让老百姓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支持共产党就是得解放。看起来,很多人为此毁家纾难,甚至失去生命,他们是损己利人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更多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获得更多的生存权利,这种观念是合理的,健康的。 上段时间国内媒体热热闹闹转播的美国大选中,奥巴马采用了种种新的宣传媒介和手段,与选民接触。最初为对手所诟病的缺少经验,经过角度的转换就成为了奥巴马的优势:没有久经官僚的恶习,没有盘根错节的政治经济关系。一个清新的、充满活力的政治新星形象被树立了起来。事实上,奥巴马赢在美国的大环境中的人心趋向和布什政府造成的垃圾后果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经济衰退和布什政府的失误把奥巴马推上了政治的巅峰。但是,奥巴马班子的宣传角度不可谓不绝妙。这就是宣传,让你看到的是部分的真相,让你看到的是想让你看到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或者是评论,说某某主编被抓了,某某杂志被封了,某人的博客被和谐了。这种新闻很容易造成热血青年的愤慨。而一旦你了解政治和宣传,你会感到悲哀和可怜,而不是愤慨。悲哀和可怜的是宣传机构的弱势和思路手段单一。我们翻阅世界历史时可以发现,在中世界的欧洲和3K党横行的美国,或者克格勃活动的前苏联,武力和强权是解决类似事件的主要方法。事实证明,太深的压迫能造就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再去翻阅李大钊同时代的民主战士们的著作仍会感到他们思想的深刻和对现实的遗憾。维持一种统治的最有效方式是同化。提供给你想要的,让你感到更加的舒适,能够最大程度的让人被同化。这才是文化的精神的力量的魅力所在。这才是宣传的根本。 今天我们往往发现宣传机构工作非常的不容易,经常要严打、审查。大规模的行动往往在短时期内似乎清除了网络上不希望看到的东西,网络长城禁止了很多不适合的网站。但是这些能够阻止的是哪些人接触到“不健康”的内容呢?是没有能力和资源的人。没错,这些人数量非常非常的多。但是纵观中国历史,没有网络的时代如此的漫长,成为统治阶级的麻烦的人往往不是今天容易被禁止的这类人。当有能力和资源的人感受到压抑时,或者说“不”,或者选择远离。无论哪种,都是一种损失,对民族的长久的损失。如何提高宣传的效果,如何丰富宣传的手段是有关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比给名画穿衣服更加迫切的问题。

    February 12, 2009
  • 由老照片想起的

    公婆带来很多的老照片。我兴致勃勃的看LG小时候的照片,实在是可爱啊。婆婆端详着自己的照片,对我说,你看我那时候漂亮吧。非常漂亮,我心悦诚服,与之相比,我自己都嫌弃我这个儿媳妇不漂亮。LG说你看这张,爸爸年轻时候的照片!我这次彻底被震到了。公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帅,搁现在的舞台上绝对是一个超级帅哥,而且是阳刚型的。   要不,怎么说“造化弄人”呢?   出生于40年代的父母一代,童年在党旗下国歌中成长,读书的时候不用钱,但是到考大学了,开始上山下乡了,就业最好的去处就是军队和工厂,找对象据说握方向盘和掌大勺的最吃香,翘首期盼能分间房,独独养儿女的时候还可以不用管“只生一个好”。父母们说起来他们的年轻总是有太多的感慨,物资匮乏,组织管理的事无巨细。用我们的眼光来看,最无奈的就是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选择余地,没有自己的思想空间。终于儿女们成家立业了,他们已经老了。现在养老金一提再提,我知道那是我们这代人在买单。   人的一生就这样了。现在人老了,公公喜欢呆在家里,婆婆喜欢到处走,只有可能,都是走着去,边走边看。他们终于有了可以选择的机会和自由了。

    February 11, 2009
  • 从鞋子说到冬小麦

    2号下午六点左右在外文网站上乱逛看到温家宝被扔了鞋子,震惊之下立刻去YOUTUBE找视频。视频很黑,角度从开始就是对着后面投掷者(莫非一开始就酝酿了?),鞋子扔的准头非常差,距离仍布什的标准远者呢。接着一群保安或者警察就冲上去把人带走了,倒是没有上次那种被殴打的情景。 温家宝在台上面色凝重,用LG的话说就是脸都黑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说……. 接下来就是在7点的新闻里看到的了。 忘记说的都是啥了,反正妄图破坏世界团结的人都是徒劳的这类的意思。下面的人使劲鼓掌,据个人观察,除前面三排,后面乌压压的都是chinese face;前面的老外一脸莫名其妙。文化的差距大啊。(嘿嘿)   本来想写写中外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描述角度有多么有趣,但在我看TIMES相关留言以及央视大楼北配楼失火后的报告变化后,觉得有些疲惫和无语。从鞋子开始到扔鞋者随后的待遇开始,众多留言围绕中国的人权开始YY,很多没有来过中国的外国人认为如果这个人在中国会如何如何,一堆来自中国或者名字明显是中国的人留言称中国的人权状况非常的好。北配楼失火不要紧,态度很重要。事情不重要,看你怎么说。国家宣传秉着这样的方针政策,怎么能够让人们信任?   从入冬开始,就从中国天气网上看到冬小麦主产区(最近才知道我老家居然是冬小麦主产区~还之一)一直没有怎么下雨,后来在该网站看到陆陆续续有各省发布了干旱红色预警啥的,但是鉴于本人浅薄的知识水平,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直到过完年啦,中央台开始抗旱啦,我忽然发现,噢,原来从去年入冬就干旱了(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0201/23258.shtml),现在着急了要人工降雨,云层还不配合。不知道之前为啥从来没有提过。最近学习了一下气象知识,知道从气象上可以获知相对长的范围内的降雨可能性,原来专家们早就知道了今冬无雨雪!

    February 10, 2009
  • 嗨!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您光临我的BLOG

      我已经在新浪BLOG安家了,欢迎你“常过来看看”,大家多多交流哦。我们可以一起把这里变成共同的心灵家园,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  我会把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一块与你分享,也希望你能够记住我的BLOG地址,像老朋友一样经常过来做客——你可以把“她”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中,也可以把“她”复制下来告诉你的朋友们。特别希望能通过你,让我认识更多的好朋友。如果还有不了解的,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拥有所有博客知识和维护技巧的博客帮助站吧:http://blog.sina.com.cn/lm/help/2008/index.html :)   我的BLOG地址:  http://blog.sina.com.cn/orchidamy

    February 10, 2009
  •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感觉大概是人到中年以后才会慢慢深刻吧。看着父母头上的白发一年多似一年,渐渐苍老,忽然发现他们有一天会离开自己,再也看不到他们。从记事开始就存在于生命的身影将不再……只有自己经历相同的痛苦,人才能足够理解他人的悲哀吧。公公生病了,老公紧张担心,我回忆起自己母亲几年前的大病,这几天他的压力肯定很大。昨晚视频中看到母亲是那么的瘦,整体的感觉是干干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带孩子会累成那样子,或者她的身体底子本来就不好,或者太容易不开心。很想再找一个人帮帮她,可是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这种事情也不好过多的去管。说起体检的事情,父亲倒是每年都做检查。可是妈妈去总是说”没有时间”。我以为是”不想”,或者真是的”不以为然”。这个事情比洗澡来的重要,洗澡都有时间,体检却总是没有时间。父母和子女,太关心对方,总觉得要把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告诉给对方,希望对方按照去做。现在妈妈大概觉得我又在罗嗦她了。

    February 10, 2009
  • 凭啥升新员工,不升我?(面试有感)

    一天面试,总能遇到一个或者两个有意思的人。最近就遇到一个。 这位仁兄,坦白来说,让我觉得足以胜任该职位,除了英语差点。但是,他在谈论离职的理由时,说“我做了那么多年,结果升了一个进公司才2年的人。”我能理解他的不平和委屈。于是,一向实在的我就实在的告诉他,我现在的这个职位不是主管,也不能承诺他未来。他说,可以接受。那么我就奇怪啦,都是一样的职位做啥一定要离开呢?就因为没有升自己上去? 很多在职场多年的人或者接近多年的人,都会觉得舍我其谁,看新近人员的眼光好像对方才脱离光腚阶段。我也有点这个毛病。虽然我极度克制自己,但是遇到毛20的人对我说我们差不多大的时候,我还是非常非常想拉下脸来骂对方。但是,我又劝自己了,”以德服人“。于是,我的回答一律是”是嘛,哈哈,这是对我的表扬啊。“ 真的很难容忍比自己小不少的人来和自己比肩。很难容忍稚嫩的家伙觉得自己啥都可以,还喜欢在领导面前冒泡泡。于是,我开始能理解以前的老女人上司对我的痛恨,也开始认识到自己已经老到不自觉的维护自己在职场上既有的地位和尊严了。我老了。如果这个时候我还没有爬上来,仍在在某个老女人手下忍耐。结果发现升职的人比自己还稚嫩,那么我能接受么?除非我没有任何进取心,基本上,我也就开始找新东家了。 但是,我仍然不会接受一份和当前一样的职位,一样的状况的职位。做熟不做生,如果没有相当的提升,我为啥要冒险去跳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还没有相当的回报?如果我是这个来面试的人,我一定憋住了。 我一贯主张的跳槽时机是老东家欣赏你的一塌糊涂,外面的猎头不停的给你电话。至少,你的简历上网以后,有你举得不错的公司、不错的职位来找你。这时候,才说明,你有跳槽升迁的资本。那么,你的选择才有价值。 乱七八糟的说了一通。来做个总结:别和年轻人较劲,只想想自己是否比之前有进步,还有没有进步的可能。

    September 22, 2008
  • 法签

    中午面试了一个无趣的家伙,回到楼上,就看到3个女人激动无比的对着我看。法国大使馆打电话来啦! 据我的MM助理说,是个极凶的女人。 "我找你们人事核对一些事情。”“我就是人事助理。“ ”是吗?总机的电话怎么会打到你这里来?” 我不知道MM咋回答的。现在我也不知道签证结果如何。但是,今天晚上已经看到状态变成了“审核结束的护照在送往法国签证中心途中。”至少,我很快就可以知道我的机票和宾馆该推掉还是保留了。

    September 22, 2008
  • 面试和MBTI

    最近迷上了MBTI性格测试,说起来也是受了刺激,与热爱学习没有任何关系。(比起Effi小妞,我是非常非常的惭愧。) 虽然称不上“阅人无数”,但是偶自己觉得还是可以通过面试获得对于性格、做事风格、成长经历的大致“准确”判断。可是,最近突然发现,不尽然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呐。 有些人在面试中表现出来非常的强势,逻辑清楚,表达能力也好,理解沟通、情绪控制、抗压….好的简直让我当场就不得不压制自己雀跃的心情,不敢流露一点在脸上。 然而,试用期的工作却说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几乎和面试完全不同的结论。最后,不胜任工作是双方的共同认可。可是,浪费了公司很多的时间,本应完成的工作量也因为彼君而被拖延。 和某讨论这个问题。偶在面试上犯了主观错误。某说如果你觉得你可以通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能判断出一个人是否适合这个岗位,那一定是你脑袋坏掉了。汗啊。从业以来,我被历任师傅教导的也就是通过各种谈话技巧来获知和判断。 可是,谈话还是一个方面,客观的测试不可或缺。 比如说自己,一直觉得自己在判断事物方面偏向为F,上周测了以后发现居然是T。惊讶,再测,还是T。再去看看分析,瀑布汗,非常的准确。

    September 16, 2008
  • 心灵的宁静

    坚持是件好事,但是,坚持的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灵逐渐坚硬,那么,要快快找个方式找回心灵的平静。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执着于这些诱惑,沉迷于得到诱惑的满足,往往是我们迷失方向的前奏。 你渴望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烦躁么?你有多久没有感受过无风的水面的宁静了? 我们在世间打拼,坚强或者烦躁或者愤怒。这些都让我们无法感受到心情的平静。我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睡着时的表情。可是,初醒时代表情正是你睡梦中的表情。感受一下,你的眉头是否紧缩? 找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听听你喜欢的声音,它可以是鸟鸣,可以是音乐,什么都可以,只要它让你的心灵感到宁静。  

    July 25, 2008
←Previous Page
1 … 4 5 6 7 8
Next Page→

十月阳光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